相關資訊
李寧:給鋼材企業退免增值稅應“三思而后行”
對于深陷虧損泥潭的鋼鐵行業,有關部門正在醞釀相應的行業政策進行扶持。接近工信部的人士透露,為了幫助鋼鐵企業脫困,近期工信部正在醞釀“以產頂進”政策的恢復實行,并已開始大力推動各大鋼廠加速從生產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中國網絡電視臺7月31日)
從報道來看,所謂的“以產頂進”優惠政策,就是經過批準的鋼鐵企業,以不含稅價格銷售給加工出口企業用于加工生產出口產品的“加工出口專用鋼材”,實行全額退(或免抵)17%增值稅。
筆者認為,給鋼企“以產頂進”稅收優惠政策應“三思而后行”,這是因為:
一是稅收的本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40cr無縫管對鋼材企業實施全額退(或者免抵)增值稅,是“稅式支出”(如同財政支出)的一種,實質上就是拿納稅人的錢來補貼鋼材企業。在當前稅收收入增速放緩,全國財政收入吃緊的情況下,拿納稅人的錢補貼高耗能性質的鋼材企業,而且這一政策沒有經過權力機構的認可就要付諸實施,一方面有違稅收憲政本質,另一方面也讓預算約束嚴肅性和稅收法制權威性大打折扣,不利于納稅人依法納稅和稅收遵從。
二是體現政府干預市場經濟,引起西方國家反傾銷調查。當前,實事求是講,我們國家對一些企業通過出口退稅等政策進行補貼。作為政策,都有雙面性,出口退稅政策鼓勵企業走出去,對中國對外貿易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硬幣的另一面是這一政策導致企業競爭能力較差,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低下,企業始終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比如對鋼企的補貼,1998年,國家就對鋼企實施了“以產頂進”稅收優惠政策,實施到2005年取消,應該說實施8年的稅收優惠政策,能夠扶持一批企業做大做強,可是到如今,鋼企還不是產能過剩,到頭來還不是又求救于政府,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扶持,是不是讓鋼企產生優惠政策依賴癥,將企業存活和利潤寄希望于國家減免稅和特殊優惠政策?這方面國家不得不反思。
而且我們知道,出口退稅的政策補貼,實質上就是拿中國納稅人的錢補貼其他國家人民享受低價格的商品。可是其他國家并不領情,個別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就是針對中國的出口退稅政策補貼啟動反傾銷調查,引發貿易大戰。
三是目前社會上減稅的呼聲很高,國家也推行結構性減稅政策。但是減稅必須抓住重點,而不是亂減稅。減稅應該首先考慮的是對民生領域的減稅,比如推行以家庭為單位的綜合稅制,降低居民基本生活用品的增值稅稅率等;其次是對中小企業的減稅,落實對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因為當前民生領域稅負較重,導致居民負擔較重,比如個人所得稅,稅率還是挺高,特別是沒有考慮贍養老人、供給子女上學、購房等剛性支出的稅收制度,更是引起社會的普遍質疑。中小企業稅負方面,特別需要大幅度減負,因為中小企業容納中國75%以上的就業人員,它們經營困難,對中國經濟和就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幾個鋼材企業倒閉或者利潤下降影響要大的多的多?,F在相反,中小企業減稅讓利落實難,對民生的減稅,財政部專家發文說“不可行”,但是對大型鋼材企業,說減稅就減稅,在社會上透露的信息是減稅傾向大型國企等,這樣,社會上會對當前結構性減稅政策產生誤解,會對政府減稅誠意產生誤解,會認為誰是強勢,誰能說服權力部門,誰就能夠獲得減稅優先權。
所以,對鋼材企業出口退免增值稅優惠政策,應三思而后行。